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20    次浏览
大家纷纷伸出援手,帮助浩浩一家渡过难关 大家纷纷伸出援手,帮助浩浩一家渡过难关 爱心人士在条幅上写下对浩浩的祝福 爱心人士在条幅上写下对浩浩的祝福记者毋怡秋/文王大川/图晴天霹雳突降幸福家庭苏会娜的儿子浩浩今年四岁半,是个乖巧帅气的男孩,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眨巴眨巴闪着亮光。在幼儿园里老师喜欢他,在家里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,可是残酷的事情却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。“很偶然的一次,我发现孩子的大腿上出现了红斑。”工作中经常接触患病儿童的苏会娜心里咯噔一下,“平时见的多了,当时我就觉得孩子的情况可能不好。”为了消除自己的担心,苏会娜查询了相关资料,资料上的说辞和解释让她的心一点点沉到谷底。抱着不确定的态度,苏会娜先带着浩浩来到自己工作的妇幼保健院做检查,结果显示浩浩的血小板含量特别低。“那个时候,我多希望自己眼花看错了,或是机器出了问题。”苏会娜又带着浩浩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一系列更加复杂的检查,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,苏会娜崩溃了—浩浩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。“当时我一下子就蒙了,我和他爸爸都泪流满面,感觉整个家突然间变的没了希望,一天一天看着孩子的脸色由红润变得苍白,做父母的我们,心都碎了,天天想着如果没了这个孩子,我们怎么活下去?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眼泪一颗一颗的顺着苏会娜的脸颊落下。没有人计算过苏会娜工作八年来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共救过多少个孩子,当这个灾难真的降临在这样朴实宽厚的家庭时,任何人都会觉得孤独和无助。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ICU大厅内,一眼望去,婴儿床、隔离舱、监测仪器、显示屏,多得让人眼花缭乱。医生、护士穿梭其中,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,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,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。由于重症医学科实施的是24小时无陪护,因此,护士便担起了患儿的临时妈妈,治疗、护理以及吃喝拉撒……便成了她们工作的全部。在这里,最辛苦的就是她们,最有爱心的也是她们。苏会娜就是这么多护士中的一员,每天都会穿着温馨的粉色护士服,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需要妈妈关怀的孩子们。工作八年来,她细致耐心地照顾每一名患儿,她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“护士妈妈”。为了儿子跑遍各地医院从浩浩病情确诊的这一个多月以来,苏会娜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。每天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去照顾这些渴望“护士妈妈”关爱的孩子们,记录笔记、雾化、换洗尿布,测量体温。照顾这些孩子们时,苏会娜会要求自己,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精致完美。在苏会娜眼里,这些孩子都被她当做自己的宝贝。 然而,忙碌了一天之后,苏会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还要照顾患病的儿子。ICU病房的姐妹们看到苏会娜每天的忙碌,都很心疼,尤其是得知苏会娜的儿子被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,更是想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她一把。苏会娜的同事杜娟告诉记者:“会娜和丈夫家里都是农村的,每个月也是靠着普通的工资过日子,对于她的家庭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。”为了给孩子治病,苏会娜和家人跑遍了郑州、北京等医院,但效果不太理想,孩子的血红蛋白依旧很低,现在浩浩已经在北京进行了配型,苏会娜一家都在等待配型结果。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,家里有了孩子的欢笑声才会温暖,苏会娜每天除了上班尽心尽责之外,回到家还要找医学书研究儿子的病情。爱心捐款点燃爱的火焰昨日16时许,妇幼保健院行政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门前来了许多爱心人士,大家把爱心善款装进医院统一准备的红包里,并在红包外写上了对浩浩的祝福。16时30分,募捐活动开始,一段由苏会娜讲述的黑白短片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,大家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,静静的听着一个妈妈伤心无力的独白。大家拿着包好的爱心款,自发的在捐款箱前排起了队,长长的捐款队伍像一道暖流一般在募捐现场涌动。“我们是代表爱心家长过来的,不管大柴还是小柴,只要是柴,就能点燃爱的火焰。做这些也是希望通过身体力行来感染孩子,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。”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侯女士动情地说。在慢慢移动的捐款队伍中,记者还看到了几个孩子的身影。“那个小弟弟好可怜,这是我的压岁钱,希望他早点好起来。”王子杰一边说着,一边把自己的爱心善款塞进了捐款箱。大家把善款投入捐款箱后,走到“爱在身边”的条幅前,写下自己对浩浩的祝福和希望。“浩浩,你不仅是妈妈的宝贝,你也是我们大家的宝贝,爱你,希望一切都好起来!”充满爱的语言比比皆是,温暖了现场每一个人。整个捐款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,在大家的爱心奉献下,当天共捐款274832元。